丈量文脉,叩问内心——“重走西南联大路,践行核心价值观”社会实践活动行记

三千里远行至故地,寻觅联大传奇庠序的悠长文脉;七十年薪火传吾辈,叩响抗战岁月荡涤的历史跫音。

——引言

  1937年8月,国立北京大学、国立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举校筹备南渡,以暂避烽烟,存续书香一脉。离乱的战火给了她初生的洗礼,屈辱的国恨打破了她陈旧的束缚,进步的渴求激励她破茧的蜕变,民主的火种点燃她重生的希望,她的名字被镌刻在世界教育史之中——西南联大。这所学校的精神绵延至今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他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尽其所能,求索跋涉。

  他们,应是我们。

  2015年8月,二十五名北大师生集结于未名湖畔的西南联大纪念碑前。一本活动手册、一件红色的实践衫、一块统一制作的胸牌成了实践团里每个人行囊中最珍贵的行李。他们历经三省五地,跨越两千六百公里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“寻找联大足迹”实践团。

  他们,即是我们。

从燕园出发

  8月7日清晨,一切打点完毕,出发在即,朝霞给这支队伍点缀了一抹盎然的红。

  【泱泱湘水】

  “唯楚有才,于斯为盛”。

  千年湘江的波涛孕育着楚文明与湖湘文化。从燕园到长沙的路途,足够将我们的期待积攒成热情。站在岳麓山清风峡中的爱晚亭下,我们早已沉醉在这潇湘风物之中。而从岳麓书院到橘子洲头的路途,也足够让我们的思考化为豪情:站在橘子洲头,诵一首《沁园春·长沙》。仿佛感受到近百年前,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抒写出“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”的豪情壮志,仿佛听到湘江畔振聋发聩的呼号,揭开了一段激浊扬清的峥嵘岁月。

橘子洲头青春诗会

  1937年7月,侵华日军发动“卢沟桥事变”,攻占平津,自此揭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。长沙作为战时的临时庇护所,短短四个月间担负起了保存教育薪火的重任,成就了中国教育界的一段佳话。而这段群贤毕至的时光留下的精神印记,也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湖湘后人。

  正如北大1957级校友、湖南电视台原台长胥亚接受我们采访时,回忆起联大教师,说到开“西方美学史”的朱光潜、教“中国哲学史”的冯友兰、讲“现代文学史”的王瑶等大师,目光里满是对那段时光的脉脉温情;北大湖南校友会会长邓映如用“重视教育”四字描绘这里的人,告诉我们选取长沙作为西南联大首站绝非偶然;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枢则用“光辉的历史”概括联大在长沙暂驻的短短四个月时光。

  无辣不欢的饮食、热情周到的人们成了我们对长沙的印象。林立的楼宇与市井的吆喝在这里浑然一体,公交师傅的热心指点、的士司机的健谈幽默……寻访过程之中每每遇到小挫折,只消问笑眼的行人,便有了柳暗花明的欣喜,一如70多年前,经过数月颠沛流离,在湘江之滨、岳麓山下,重又响起三校的琅琅书声。

  【长征之路】

  “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”。

  1934年深秋,一支身着军装的队伍决议转战西南,锃亮的枪支不多,但帽上的红星却照耀着前行的长征路。四年后的初春,一群同样身着军装的师生,也向着西南进发,怀揣珍藏的书籍,开始了继红军长征之后、世界教育史上著名的“文军长征”。

  贵州的第一站就是遵义会议的旧址。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红军开始长征,正是遵义会议使得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。那支坚忍不拔的革命队伍,似乎穿过时光,为实践团递来一支萤萤薪火。

  那次远征的四年之后,长沙临时大学师生不得不因战火悲辞衡山湘水,再度西迁。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师生历时68天,跨越,栉风沐雨,用脚步丈量华夏河山。我们则追随他们的脚步,从长沙历经贵阳向西的一路,不由怀想当年师生们“唱抗日曲,到学校讲演,做社会调查,遍览秀丽山川”的恢弘画卷,鲜活如昨日。

长征途中留影

  战争年代的两队长征人马,一支接续了革命的力量,一支传承了教育薪火,以同样百折不挠之信念,完成了意义深远的战略性大转移。我们的行进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,惭愧于难以复制彼时跋涉条件之险恶,也很难深切体会革命年代的热血与壮志。只是二十五人,一路丈量、一路寻访,那种将个人命运深深熔铸进时局的使命与担当,是时空都难以磨灭的、每一个脚印的深度。

  【滇池以北】

“五百里滇池,奔来眼底;三千里远行,终抵昆明。”

  多少年来,春城迎接来客的姿态都温和始终。

  联大的旧址位于滇池以北,伫立于葱郁之中的纪念碑,沉睡在红土之下的联大烈士,陈列在楼亭之间的先贤塑像,让联大精神愈发清晰真实。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,校党委书记朱善璐一行与实践团一道,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展厅,认真听取博物馆工作人员关于联大旧址遗存及联大历史文化的介绍;共同向“一二·一“运动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敬献花圈,默哀悼念。

  我们这一路“向外走”,丈量先贤足迹,却也在“向内走”,不住地叩问自省:“究竟什么是联大精神?”

  作为此行采访对象之中最为年长的,联大1945级校友孙亮、联大1941级校友李曦沐、联大1938级校友许渊冲都已近百岁高龄,依旧精神矍铄,记忆力超群。老爷子们接过联大校徽时奕奕的神采,重新唱起联大校歌时颤颤的双手,令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动容。

同学们拜访许渊冲老师

  孙亮讲到激动时身体前倾,沙哑的嗓音喊出“刚毅坚卓”时似乎拼了全力;李曦沐则是淡淡叙事,联大条件困苦没有开水,学生不得不去茶馆自习,“最后茶什么颜色都没有了,像白开水一样”,往昔清苦的学习环境在他口中反而极富趣味;许渊冲则给我们展示了他日记里的小诗,“仰卧昆明湖上有如睡美人一般的西山”,联大学生课余常结伴去游赏采风,我们读来不禁感叹,对前辈苦难时局之中吟咏不辍的情怀钦佩不已。

与老校友在西南联大原教室前的合影

  联大校工陈有余给出了“艰苦朴素”四个字;云师大“一二·一”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则讲述了“停课赏雨”的乐观故事;北大校友们频频提及的“爱国理想”,这些都给了联大精神以有力注解。

  【结语】

  一路求索的点滴回忆,一次执着的精神溯源,是联大后人坚守和传承母校精神的诠释。一场时空交织的朝圣之路,西南这片热土所孕育的精神风骨令人动容,战争年代的大学担当令我们肃然起敬:在艰难岁月中的敬业育人,在自由民主氛围之中的家国情怀。

  河山既复,三校亦还燕碣,告先灵以国民教育之薪火;

  活动已毕,四校情缘再续,传后世以联大精神之踪迹。

  (文城市与环境学院2014级硕士生 马昕琳)